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07:26:57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在自考课程中,《民间文学概论》(课程代码:11342) 是一门探讨民间口头传统、民俗文化与集体智慧的重要科目。对于准备参加该课程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相关知识点、理解核心概念并进行系统复习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梳理《民间文学概论》的核心内容,涵盖基本定义、研究对象、分类体系、发展历史及理论方法等方面,力求内容清晰、逻辑严谨,便于理解和记忆。

一、课程概述

《民间文学概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中流传于普通民众之间的口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地域性、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反映了特定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

二、主要内容与知识点梳理

1.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 口头性:以口头传播为主,依赖语言表达。

- 集体性:由群体共同创造、修改和传承。

- 变异性: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不同版本。

- 传承性:通过代代相传,保持其文化生命力。

- 地域性:受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 民间文学的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和内容,民间文学可分为:

- 神话: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起源的原始叙事。

- 传说:带有历史色彩的民间故事,多与地方人物、事件相关。

- 故事:包括寓言、童话、笑话等,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功能。

- 歌谣:以歌唱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诗歌,反映劳动、爱情、生活等内容。

- 谚语与谜语:简短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常用于教育和日常交流。

3. 民间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民间文学的载体(如口传、书面记录等);

- 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播方式;

- 民间文学与社会、历史、宗教、民俗的关系;

- 民间文学的现代价值与保护问题。

4. 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阶段:以口传为主,如《山海经》中的神话,《诗经》中的民歌;

- 近代阶段:随着文字记录的发展,民间文学开始被学者整理研究;

- 现代阶段: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保护的推动下,民间文学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三、重点理论与代表学者

- 弗雷泽(J.G. Frazer):提出“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说,对神话研究有重要影响。

-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神话分析。

- 钟敬文: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强调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四、复习建议与备考技巧

1. 理解概念:重点掌握民间文学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与文学、历史、民俗的关系。

2. 结合实例:通过具体例子(如《白蛇传》、《孟姜女》等)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 关注教材与大纲: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复习,确保覆盖所有必考内容。

4. 多做练习题:通过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巩固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5. 注重归纳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五、结语

《民间文学概论》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了解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民间智慧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该课程的深入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考试成绩,更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希望本复习资料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提供帮助,祝你在自考中顺利通过《民间文学概论》(11342)课程,取得理想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