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我长大了》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我长大了》,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21:56:01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我长大了》】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和讨论,让幼儿了解“长大”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成长的积极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3. 语言表达目标: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我长大了》

- 幼儿成长照片(提前请家长提供)

- 画纸、彩笔

- 音乐《我长大了》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音乐《我长大了》,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轻轻拍手或跳舞。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长大’吗?你觉得你现在比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如:“你学会穿衣服了吗?会自己吃饭了吗?”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讲述《我长大了》的故事。

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小明从一个不会穿衣、不会吃饭的小朋友,慢慢学会了自己做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独立。他感到非常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

3. 讨论交流(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 “你觉得小明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

- “你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 “你觉得自己哪里变厉害了?”

鼓励幼儿大胆分享,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如:“你真棒,能自己穿鞋子了!”

4. 情感体验(7分钟)

教师展示幼儿的成长照片,让幼儿观看并说出自己的变化。

“这是你小时候的照片,现在你长高了,也变得更懂事了。”

5. 创意表达(10分钟)

让幼儿画出“我长大了”这一主题的画,并在画上写上或说出自己的名字和一句“我长大了”。

6.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会慢慢长大,我们每天都在进步,变得越来越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做一个自信、独立的小朋友!”

四、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以“我长大了”为主题,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在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表达时较为害羞,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今后可以设计更多互动性强的环节,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同时,在展示成长照片时,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说明他们对自己成长的过程充满好奇和期待。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多利用类似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同感。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了“长大”的意义,并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多表达和展示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