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二首(middot及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悯农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是《悯农》组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一、原文
悯农二首·其二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二、翻译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
秋天便能收获成千上万的谷粒。
天下没有闲置的土地,
可农夫却仍然饿死在田间。
三、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极具震撼力。它通过对比“春种一粒粟”与“秋收万颗子”的丰收景象,以及“四海无闲田”的广阔土地,反衬出“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繁重,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的悲惨境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两句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成果的丰硕。然而,“四海无闲田”说明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荒废的土地,意味着农民几乎全年都在劳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两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尽管土地被充分利用,农民辛勤耕作,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贫困潦倒,甚至因饥饿而死去。这不仅是对农民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控诉。
李绅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关怀。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悯农二首·其二》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思想感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更是一幅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卷。读罢此诗,我们不仅要珍惜每一粒粮食,更要关注那些默默付出、却常被忽视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