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出自和作者简介】《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收录于《东坡七集》中。文章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作者在月夜与友人一同游览承天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一、文章出处及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东坡七集》,是其散文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生活较为清苦。尽管身处逆境,他仍能保持乐观心态,常以诗文寄托情怀。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尤其在诗词、散文方面影响深远,其作品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三、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记承天寺夜游 |
出处 | 《东坡七集》 |
创作时间 |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 |
作者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作者身份 |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
作品类型 | 散文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
写作背景 | 被贬黄州期间,心境虽有低落,但依然保持乐观 |
语言风格 | 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历史地位 | 宋代散文名篇,体现苏轼高超的文学造诣 |
四、结语
《记承天寺夜游》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胸怀的精神风貌。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学习古文、了解宋代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
以上就是【记承天寺夜游出自和作者简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