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晏子使楚》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晏子使楚》阅读练习及答案,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1:56:36

《晏子使楚》是出自《晏子春秋》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凭借智慧和机智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与个人尊严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要内容。

一、阅读理解题

1. 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__________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为”:__________

(3)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晏子使楚,楚人欲辱之。

B. 何以也?

C. 寡人反取病焉。

D. 齐人固善盗乎?

3. 翻译下列句子:

(1)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晏子在楚国受到了怎样的待遇?他是如何应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通过晏子与楚王的对话,表现了晏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6. 从文中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它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晏子使楚”这个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参考答案

1. 理解词语:

(1)延:请、邀请

(2)为:是

(3)诣:到……去,拜访

2. 正确选项:D

(“齐人固善盗乎?”中的“固”与“岂不”意思相近,均表示“本来”或“确实”。)

3. 句子翻译:

(1)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叶子虽然相似,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2)圣人不是可以随意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 楚王起初想通过设小门、羞辱晏子来显示自己的威风,但晏子以智慧回应,不仅没有受辱,还让楚王无言以对。

5. 晏子机智、勇敢、善于辞令,具有高度的爱国精神和外交才能。

6. 楚王开始轻视晏子,后来被晏子的智慧折服,感到羞愧。这说明一个人的才智和人格魅力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

7. 这句话比喻环境对事物的影响,说明同样的人或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文中用来反驳楚王对齐国人的偏见,强调地域差异导致行为不同,而非人性本身有别。

8. 晏子使楚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外交家的智慧和风度,也反映了国家尊严不容侵犯的道理。晏子以理服人、以智取胜,不仅保护了自己,也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结语:

《晏子使楚》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领悟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