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田家》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答案素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田家》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答案素材,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4:30:39

《田家》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答案素材】一、原诗

《田家》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二、注释解析:

1. 二月卖新丝:在二月时就将新织的蚕丝卖掉。

2. 五月粜新谷:到了五月又把新收的稻谷卖出。

3.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比喻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不得不牺牲根本的利益。

4. 我愿君王心:我希望皇帝的心能像光明的蜡烛一样。

5. 不照绮罗筵:不要去照亮那些富贵人家的宴会。

6. 只照逃亡屋:只去照亮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的屋子。

三、白话翻译:

二月的时候,农民就把刚缫出的新丝卖了;到了五月,又把新收割的稻谷卖出。他们为了应付眼前的困难,不得不割下心头的肉来弥补。我衷心希望皇帝的心能像一盏明亮的灯,不要去照那些富贵人家的宴席,而是去照亮那些逃荒避难、无处安身的贫苦百姓。

四、诗歌赏析:

《田家》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农民疾苦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他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春耕之后便将收获物出售,甚至不惜“剜却心头肉”,以解决眼前之困。

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统治者发出的呼吁,希望皇帝能够体恤民情,关心底层百姓的疾苦,而不是只顾享乐。这种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意味,使整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五、阅读训练与答案:

题目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不关心民生、只顾享乐的强烈不满。

题目2: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

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不得不牺牲长远利益的无奈与痛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题目3:

请简要分析“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

这句诗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应关注民生、施恩于百姓的期望,既富有诗意,又饱含深意,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深度。

题目4: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的理解。

答案:

“不照绮罗筵”指的是不愿去照耀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只照逃亡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关注贫困百姓、给予他们温暖与帮助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忧民情怀。

六、总结:

《田家》虽篇幅短小,但内容深刻,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它不仅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艰辛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