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一、活动名称:
《水》
二、活动目标:
1. 认识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4.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透明玻璃杯若干、冰块、热水、小盆、毛巾、滴管、小石子、食用色素、纸巾等。
2. 环境布置:设置一个“水的小天地”展示区,摆放各种与水相关的物品。
3. 教师准备:制作简单的水的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导入环节。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水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水吗?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水的认识。接着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水的不同形态和用途,激发幼儿兴趣。
2. 探索活动(20分钟)
(1)观察水的特性
教师分发透明玻璃杯给每组幼儿,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并尝试用手指触摸水,感受水的流动性和温度。
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2)水的形态变化实验
① 液态变固态:将水倒入小碗中,放入冰箱冷冻,第二天取出,观察水结成冰块的变化。
② 液态变气态:在锅中倒入少量水,加热后观察水蒸气的产生。
③ 水的流动实验: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流动性。
(3)水的其他性质
用滴管将水滴在纸巾上,观察水的渗透性;在水中加入小石子,观察水的浮力;用食用色素将水染成不同颜色,观察水的混合性。
3. 总结与分享(5分钟)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水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珍惜水资源。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开展“节水小卫士”活动,设计节约用水的标志,张贴在教室或家中,增强环保意识。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水的特性。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关于水的知识。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教学实践编写,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确保符合教学规范和幼儿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