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7年级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试卷(含)】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形成对顶角
B.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一定是锐角
C. 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D. 对顶角不一定相等
2. 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C=50°,则∠BOD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130°
D. 180°
3. 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 )
A. 同位角一定相等
B. 内错角一定相等
C. 同旁内角一定互补
D. 以上都不一定成立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D.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 如图,直线a∥b,c是截线,若∠1=120°,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120°
C. 90°
D. 180°
6. 下列图形中,不能用来验证“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是( )
A. 长方形纸片
B. 三角板
C. 圆形纸片
D. 量角器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B.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C.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两个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D. 以上都不正确
8. 已知直线l1∥l2,点P在l1上,点Q在l2上,那么PQ的长度是( )
A. 唯一确定的
B. 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值
C. 无法确定
D. 与点P、Q的位置无关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B. 两条直线如果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也互相平行
C. 两条直线如果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它们也互相垂直
D. 两条直线如果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一定不平行
10. 如图,已知AB∥CD,EF⊥AB,那么EF与CD的关系是( )
A. EF⊥CD
B. EF∥CD
C. EF与CD相交但不垂直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若一个角的补角是120°,则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
12.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是直角,则其余三个角分别是______。
13. 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分别相交于点M、N,若∠1=60°,则∠2=______。
14.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5.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和为180°,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
16.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17. (8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C=40°,求∠BOC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18. (8分)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分别相交于点E、F,且∠1=110°,求∠2的度数,并写出推理过程。
19. (10分)如图,AB∥CD,EF⊥AB,且EF与CD交于点G,若∠AEH=35°,求∠EGD的度数。
20. (12分)已知直线l1∥l2,点A在l1上,点B在l2上,连接AB,作AC⊥l1于点C,作BD⊥l2于点D。
(1)求证:AC = BD;
(2)若AB=10cm,求AC和BD的长度。
21. (14分)如图,直线AB∥CD,BE平分∠ABC,CF平分∠BCD,BE与CF相交于点O。
(1)求∠BOC的度数;
(2)若∠ABC=80°,求∠BOC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4. B
5. A
6. C
7. B
8. A
9. B
10. A
二、填空题
11. 30°
12. 90°, 90°, 90°
13. 120°
14. 一
15. 平行
16. 距离
三、解答题
(略,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详细解答)
注:本试卷适用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巩固,适合学生自我检测或教师布置作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