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月是故乡明(作文1200字)】中秋,是一个承载着思念与团圆的节日。每当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的时候,人们便知道,那是中秋节来临的信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仰望天空中的那轮明月,心中涌起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
“月是故乡明”,这句话出自杜甫的诗句,它道出了中国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思乡的象征。无论是游子远行,还是异国他乡的游子,每当看到那轮明亮的圆月,总会想起故乡的山川、亲人的笑容,以及童年时在月下嬉戏的点点回忆。
我小时候,每逢中秋,家里总是热闹非凡。母亲会早早地准备好月饼、水果和茶水,父亲则忙着打扫院子,挂上红灯笼。全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听爷爷讲述关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那时的月亮,在我的眼里是那么明亮、那么温暖,仿佛能照亮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我们的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离开了家乡,到外地求学、工作。每一次中秋节,我都只能通过电话或视频与家人联系。虽然屏幕那头的笑脸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心里却总有一份难以言说的失落。尤其是在夜晚,一个人走在城市的街头,抬头望着那轮高悬的明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
有一次,我在外地上大学,中秋节那天,宿舍里只有我和几个同学。我们决定一起过节,买了一些月饼和水果,坐在宿舍楼下的小广场上。大家边吃边聊,分享着各自家乡的中秋习俗。有人讲起了家乡的灯会,有人提到了家乡的月饼种类,还有人说起小时候和父母一起赏月的情景。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情感——对家的眷恋。
其实,中秋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吃月饼、赏月亮,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记得与亲人团聚。月亮,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家乡与远方的桥梁,它让无数漂泊的灵魂找到归途。
如今,我虽身在他乡,但每到中秋,我都会特意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欣赏那轮明月。我不再只是单纯地看月亮,而是用心去感受它的温度,去聆听它传递的信息。我知道,那轮明月,不仅照耀着我所在的城市,也照耀着我的家乡,照耀着每一个思念家乡的人。
“月是故乡明”,这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告诉我们,不管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而月亮,就是那个指引我们回家的方向。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里,愿天下所有离家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在中秋之夜,团圆美满。因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对家乡的思念,永远不会改变。